了论文。

他虚心接受了肖华的建议,在论文中增加了案例的数据量,如此一来,文章更加有说服力。

赵原尽管在别人看来,是一个多面手,但他内心一直有自省意识。

自己比别人多了一段经历。

倘若摆烂,这个优势会慢慢褪色。

自己的人生也将变得平庸。

即使是人工智能,也要不断地训练,才能不断地升级。

所以赵原一直保持旺盛的斗志和不断充电的内驱。

在这种高节奏的状态下,他发现自己的脑子越来越好使。

脑子里突然多了一个人体解剖3d模拟系统。

还有照相机能力和“绝对打印”能力。

照相机能力比较好理解,就是他对学术论文特别敏感,一旦看完之后,就像是拍了一张照片,储存在大脑中,细致到出现在哪篇杂志的哪一些哪一段落。

人体解剖3d模拟,类似于现在很多医疗服务企业搞的3d建模。

区别在于一个储存在电脑上,一个出现在他的脑子里。

任何疾病在他的脑子里都会以3d的形式显现。

比起电脑里的建模,更为直观,更为精细。

那种感觉很奇妙,有点类似医学电影里的主角,看到病人,脑子里就会出现解剖图,病灶的位置,以及解决方案的推理。

至于设计好手术思路之后,脑子里也会形成一个3d电影。

“绝对打印”能力则是执行力,可以将脑海中的手术思路如同脑子里构想一样,百分之百地还原在现实当中。

他的打印能力特别可靠,只要能够想出来的动作,都可以在现实中完全表现出来。

这三种能力并非突然出现,而是随着赵原积累越来越多的手术,阅读堆积如山的论文和资料,慢慢补充完善,更关键的是,能力似乎在成长和进化。

以3d模拟为例,以前可能考虑不到的一些细节,在脑海中会突然显现,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。

赵原是这么理解自己的能力,并非所谓的重生,老天爷给自己装了个系统。

而是,人脑本来就是一个大型的系统,每个人的经历不同,系统的能力不一样。

赵原比其他人拥有两个硬盘,

章节目录